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荀攸劝战与贾诩论战

本文发表于2022-01-31 00:28:56 最后修改于2022-01-31 00:28:56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远支同宗族人的儿子,十三岁时就因为指出过一件谋杀案的疑点而闻名乡里,后来何进征海内名士时,荀攸就是二十余人中的一名,被拜为黄门侍郎。在朝廷素有智名。

荀攸劝战与贾诩论战

  荀攸在董卓伏诛后看见天下大乱已不可避免,便主动申请去地方工作,被朝廷任命为蜀郡太守,结果因为道路不通畅被滞留在了荆州,曹操闻荀攸贤名,调其为汝南太守,并选入朝中为尚书。

  几次接触谈话,曹操大为佩服,对荀彧、钟繇等人说:“公达,非常人

  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三国志•;荀攸传》),当即聘荀攸为军师。

  对曹操欲三征张绣,荀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绣、刘表,俱为强豪,然张绣以客军求食荆州,刘表岂能久供军需?合作焉能长久?不如缓用军威而待,亦可利诱收伏;若急攻之,刘表势必相救,于我军不利!”

  荀攸发现张绣与刘表联合之后必然势大难图,所以劝阻曹操不要急于用兵,但因荀攸初参军政,没有引起曹操的重视,征伐大军还是出动了。

  贾诩更知道曹操不会善罢,早就做好了对付曹操的准备,壁垒坚城以外还有战略上的举措:那就是联结刘表,互为唇齿。为与刘表结成军事同盟,贾诩亲为使者去了趟襄阳,回来后他对张绣说:“如果是80时,刘表倒是一个做三公的人才。但眼下?他不善审势,多疑少断,难说能有大的作为。”

  曹操大军围了穰城,防守方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壁清野,固守高城,不与你野战比战力,专在城头拼消耗。

  城头攻防战永远是守方占地利,任你兵再多,实际临敌接战的还只能是少数人,无非是你的战力能持久些,但另一方面,人多的一方必然消耗也大,胜负的关键点在于比拼双方的后勤供应能力。

  这一点守方的不利因素是无法得到持续补充,有利因素是以逸待劳,储备足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攻方的有利因素就是能持续得到补充,但要命的弱点也在这里,一旦被切断后勤供应线,则必败无疑。

  怕啥来啥,曹军围穰城两月无法破城,而刘表接到张绣的告急,作出了派兵北上援救张绣的决定,已出兵准备切断曹军的粮道——曹军的后勤供应线可断不得。

  老话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临到了曹操头上也不例外,曹操又接到了许都荀彧的告急:有反叛过来的袁绍的部属告密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机袭击许都,抢走皇帝,认为这样也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这下曹操不能等闲视之了,不想走也得走,便下令解围撤军回许都,可是,想走人家反而不让走了,张绣当然出城尾击,曹军只能摆开阵势,步步为营,缓慢后撤,每天挪行几里路,简直比爬都慢。

  而这时刘表派来的援军却没那么多累赘,已经在穰城东北曹操回军的必经之地安众,部署好了据险防守,曹操的退路被切断,现在被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而张绣军得知援军赶到的消息,士气大振,曹军越来越处于不利的战场态势。

  现在曹操明白了荀攸劝告的正确性,他对荀攸说:“我悔不听你的劝告,以致弄成这种局面啊!”但是,现在成了明白人还有用么?

  曹操自从戎以来,历经恶仗无数,胜滋味品过,败苦酸也尝过,但像这种前临强敌据险卡头,后又甩不掉追兵扯腿的险恶局势还是第一次,大军粮草供应已断,莫非要丧师丢命于此地么?

  将领们心中惶恐,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军心思归,人无战意,粮草日尽,待毙有时!

  

  一狂漩涡谁能阻?两岸萧瑟鼓水簇。

  潇洒寻常何处见,渔翁浪里钓江鲈。

  

  荀彧在许都接到曹操来信:“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

  曹操不是去信安慰荀彧,是经深思熟虑而有了破敌妙策。

  大军退到安众,果然无法冲破刘表军的凭险阻击,曹操在戒备后方张绣骚扰的同时,派军对无法突破的刘表部日夜攻击,却不管收效如何,伤亡多少,这正是刘表、张绣两军所希望的。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