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我的地盘听我的 细说三国时期的疆域划分

本文发表于2022-03-08 07:17:29 最后修改于2022-03-08 07:17:29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在谈三国的疆域之前,先把汉朝的行政区划制度简单地介绍一下,毕竟三国直接从汉朝脱胎而来,不讲汉朝,尤其是东汉,便没法说三国。

我的地盘听我的 细说三国时期的疆域划分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史上,“九州”这个词注定是绕不过去的,一直以来,“九州”都是古代中国的雅称。“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夏书·禹贡篇》,据说是大禹治水后设立九州。关于九州之详指,向来说法不一,以《禹贡》为准,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过从夏商周直到先秦,州都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划。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将秦朝疆域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后增为四十郡。自从吃饭赖账的刘邦敲掉了不可一世的项霸王,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后,行政区划是郡国制,即诸侯国与郡县同时存在。

  但郡国制有个最明显的弊病,诸侯权力过大,据有兵权和财权,最终导致七国之乱,险些砸掉了汉景帝刘启的饭碗。刘启也看穿了其中利弊,但真正对行政区划进行大手术的是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

  刘彻果然雄才大略,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管齐下。一方面实行推恩令,让诸侯国在内部分封成若干个小国,削弱诸侯对中央的威

  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发,引得多少壮士尸陈沙场,魂归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壮士安能招魂入土

胁。另一方面,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创立了刺史部制度。刘彻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州长官称为刺史。

  这十三个州是:司隶(地位相当于北京直辖市,今关中地区)?并州、荆州、兖州、豫州、扬州、冀州、幽州、青州、徐州、益州、交州、凉州。西汉时的州部制度从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正式的行政区划,只是监察区,州刺史就是朝廷派到地方监察吏治民生的钦差大臣。

  因为是巡查地方,所以西汉的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吃完上家吃下家,成天东游西窜。真正将州部制度固定下来的是东汉,从此州部制度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直属朝廷,相当于现在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东汉的十三州是:司隶(今陕西关中、河南沿黄河两岸地区、山西西南地区)

  豫州(今河南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兖?(今河南东北部及山东中部地区)

  徐州(今山东东南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青州(今山东东部地区)

  凉州(今甘肃、宁夏)

  并州(今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地区、陕西东北地区、山西大部地区)

  冀州(今河北(自京津以南)南部地区)

  幽州(今河北(自京津以北)北部地区、辽宁(自铁岭以南)大部及朝鲜西北角)

  扬州(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苏南、浙江、江西、福建)

  益州(今陕西汉中、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

  交州(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地?)

  东汉除了以上十三州外,还有西域长史府(今新疆大部),东汉的疆域面积大体和西汉相当,几乎就是从西汉“Ctrl+C加Ctrl+V”复制粘贴过来的。

  我们一般都把西汉和东汉合称为汉朝,实际上东汉和西汉是两个政权,因为被王莽在两汉之间横插了一腿,所以两汉没有直接的上下继承关系。东汉的天下是光武帝刘秀历尽千苦万难打下来的,只不过刘秀为了巩固统治,上承了西汉的法统而已。

  在经历了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盛世后,在和帝刘肇的支持下,官宦势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政治舞台,成为最为瞩目的一股政治力量。和帝之后至黄巾大起义之前,东汉实际上有三股势力在权力场上角逐杀伐: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和清流官僚集团。尤其是宦官和外戚,成天杀来杀去,东汉帝国被搞得破破烂烂。到了桓灵之时,东汉彻底走向衰落,最终无药可治,暴病而死。

  东汉灭亡的直接起因是半仙张角发动的黄巾大起义,但实际东汉亡于藩镇之手。东汉统治的崩溃,中央权力出现了真空地带,各地豪强像儿一样,闻到了诱人的腥味,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拉胳膊拽腿揪脑袋,将东汉五分尸。

  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实际上就是从藩镇衍变过来的,东汉末年,藩镇军阀成群结伙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势力大的横跨数郡,势力小的也有至少一个郡的地盘。诸葛亮在他的成名作《隆中对》就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历史由乱而治其实就是一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对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抢蛋糕的过程中,不断有竞争者被强者PK下台,大浪淘尽始见金,胜利者毕竟是极少数。

  东汉刚破败那会儿,尤其是董卓被灭之后,形势异常的混乱,各藩镇之间互相厮咬,地盘犬牙交错。这种竞争方式非常像马拉松比赛,在比赛前,几百位选手站在起跑线前,号令枪一响,一窝蜂地冲了出去。但跑得越远,掉队的就越多,最终就剩下十几个人,开始最后的决战。

  我们对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孙权)、刘表、(刘焉)刘璋、马腾(马超)、吕布、袁术、张绣、公孙度这些大牌军阀都比较熟悉,他们都是马拉松比赛中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其他人如李傕、郭汜、刘虞、韩馥、公孙瓒、刘岱、张燕、张杨等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淘汰了。这都算知名的,比如严白虎、桥瑁、刘辟、杨奉、马相这样的小军阀,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了。

  大部队被甩掉了,坚持下来的这些选手就要开始近距离PK了,有些人没坚持住,掉队了,比如吕布、袁术、张绣。剩下的袁、曹、孙以及诸刘等人,他们都看到了不远处的冠军红线……

  在这些人中,最有实力争天下的是袁绍、曹操和孙策(孙权)。袁绍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人,地盘最大,据有幽、并、冀、青四州;兵力最强,有二十万精锐部队。曹操虽然在政治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地盘也不算小,控制着徐、兖、豫、司和关中地区,但曹操的整体实力相比袁绍还是稍有些寒酸。

  如果要为袁曹擂台赛开盘口的话,估计押袁绍胜的最多,但结果却给大多数人开了一个大玩笑,笑到最后的是曹操。淘汰掉了袁绍,曹操全面接手河北四州,成为天下第一军阀。曹操的宝贝公子曹丕甚至还接手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

  虽然除曹操之外,还有五六路军阀,但真正有实力敢和曹操掰腕子的,只有江东的孙权。小说戏文说吴侯孙权据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大抵是正确的,当时孙权控制着整个扬州六郡(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的地面,六郡合共九十二城。当然孙权的天下并不完全是他打下来的,如果没有英雄无敌的哥哥孙策夯实了地基,孙权要想当江东军霸估计只能在梦里了。

  和曹操、孙权这样的豪门大户相比,那位面目慈祥的“大汉孝景皇帝玄孙”刘玄德就惨多了。虽然刘备初出江湖战黄巾军的时候,孙权可能还在老娘怀里吃奶呢,但曹操有个好爸爸(有钱),孙权有个好哥哥(有势),刘备有什么?除了一腔热血抱负,两手空空。

  刘备出身太低,虽然他扛着“大汉皇叔”镀金招牌四处跑马拉赞助,但他得到的不是白眼就是大棒子。没人捧场,刘备只好带着关羽、张飞几个穷哥们,扛着几杆破枪,在江湖上到处讨饭吃。其实刘备也曾经阔过,在徐州当过两任军霸,结果都被赶了出去。

  刘备早期的失败实际上是败在身边没有智囊团,曹操和孙权手下人才济济,谋士挤满了屋子,刘备的破庙里却空空荡荡。简雍、孙乾、糜竺都不是济世命才,只能跑个腿,对个嘴(外交)什么的。直到刘皇叔三顾草堂,连哄带骗撬来了诸葛亮这个“贤内助”,刘备才算开了窍。

  虽然“娶”了诸葛亮,但刘备的日子还是过得挺紧巴,只能躲在新野城头上晒太阳。刘备真正发家是在刘表死后,曹操大举南下,结果在赤壁被周瑜一把大火给请了回去。

  曹操被烧跑后,荆州成了无主之地,曹、孙、刘三家开始对荆州进行残酷的争夺战。这时曹操还控制着南阳、襄阳(曹操新置郡)和南郡,南郡是长江水道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孙权虽然已经捞到了江夏郡,但又盯上了南郡,这年头没人嫌钱多咬手。不过守南郡的曹仁也是块硬骨头,东吴大帅周瑜啃了足足一年,磕了几颗大牙,才将南郡吃下肚。

  曹操和孙权在江北大打出手,鸡毛乱飞,这时刘备也没闲着。刘备看上了荆州在长江南岸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没费多大力气,刘备就轻松把江南四郡划到自己的户头上了。刘备发家致富奔小康,曹操和孙权在旁边气的吹胡子瞪牛眼,他们嘴里的肥肉,嚼着嚼着居然被刘备吞下了肚,简直窝囊透了。

  刘备虽然得到了江南四郡,但因为南郡被孙权控制,刘备集团被限制在长江南线,对刘备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刘备厚着老脸去找孙权借地盘。刘备软磨硬泡,再加上孙权从抗曹战略考虑,最终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这就是小说戏文中有名的“借荆州”。

  当时的分裂形势日趋明朗,除了曹刘孙三家大户外,还有凉州的马腾、西川的刘璋、汉中的张鲁以及辽东的公孙度。这四家都不具备统一的能力和实力,领衔主演还是那拆不散的铁三角。

  铁三角中,曹操据有幽、冀、徐、司、豫、并、兖、雍诸州,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即使刘备吞掉了荆州,对曹操也不构成战略威胁,真正对刘备暴富感到恐惧的是江东的孙权。

  在地理位置上,荆州处在扬州的上游,孙权最怕敌人从上流顺江直下,对他发起攻击。从东吴的战略地缘角度来看,荆州就是江东的门户,刘备横卧在大门前,孙权能睡踏实吗?谁知道刘备会不会夜半三更蹿到自己床边,一刀下去……

  孙权越想越觉得吃亏,自己挺聪明的,怎么被刘备这个大耳朵贼给骗了。不能让刘备一个人吃大头,要求刘备至少把荆州划一分给他,不然咱俩没完。吃进嘴里的骨头再吐出来?刘备还嫌荆州不够他七姑八婆住的呢,凭什么给你孙碧眼?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发展计划,打起了刘璋的主意,经过两年的拉锯战,阴阳手段都用上了,刘备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西川千里肥地。这时刘备横跨荆益二州,面积广大,兵强马壮,对曹操和孙权都构成了极为严重的战略威胁。

  当初刘备和孙权曾经达成共识,荆州算是孙权看看妹妹孙尚香的面上,借给妹夫刘备的。等刘备拿下西川后,就把荆州还给孙权。孙权见要账的时候到了,就派人催刘备快点把荆州吐出来。

  刘备装傻,说等我拿下凉州,再把荆州还给大舅子。孙权当然不同意,双方展开了多回合的火爆谈判,就差在谈判桌上拔刀对砍了。最终刘备让步,割让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孙权。

  孙权兴高采烈地派人去接收三郡,没想到镇守荆州的关二爷一手横着一把青偃月大菜刀,一手指着孙权的马仔,气运丹田,大吼一声:滚!将东吴的官老爷们全都吹回去了。

  联吴抗魏是刘备军事集团做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结果被关羽生生给破坏了。孙权丢了面子,恼羞成怒,你不给我没关系,那我就武装接收!孙权的马仔吕蒙连敲带诈,从关羽嘴里撬走了三郡。虽然吃了块肥肉,但孙权的战略目标是整个荆州,后来趁关羽北伐的时候,派吕蒙白衣渡江,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砸掉了关羽的饭碗,骄傲的关二爷人头落地。

  孙权终于得到了荆州,孙碧眼兴奋得尾巴差点翘上了天,从此西大门无忧矣!孙权是爽歪歪了,刘备心疼得哭得死去活来,当然不知道刘备是哭丢了荆州,还是哭他的把兄弟关云长。

  荆州的丢失,导致刘备军事集团在战略上全面被动,统一大业基本泡汤。幸亏刘备之前从曹操手上硬生生撬走了西川北面门户汉中,否则刘备只能挖个坑自己往里跳了。

  曹操虽然马前失蹄,但他依然坐稳了江湖头号金交椅,凉州早在几年前就被曹操划到了自己的户头上。只有辽东的公孙渊还在摇头晃尾巴,但天下三分大势已定,公孙渊无论怎么跳大神,他都无足轻重。

  公元220年,伟大的奸雄曹操撒手西归,长子曹丕不久后就踢掉了傀儡皇帝刘协,建立了大魏帝国。刘备不甘示弱,一年后刘备也坐上了金銮殿,国号大汉,史称蜀汉。至于孙权,称帝比较晚,公元229年,孙权的大吴公司才正式对外挂牌。

  三国之中,无疑曹魏是头号强国,吴次之,蜀最弱。魏国控制着司州、荆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凉州、秦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扬州,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劲。

  在曹魏的十三州中,秦州是从凉州拆出来的,而曹魏的所谓扬州,实际上只是淮南一小片地区,正版的扬州基本上都是孙权的地盘。东吴的地盘也不算小,有扬州、荆州、交州,全都是有效控制。后面又从荆州中拆出郢州,从交州中拆出广州,算是五个州。

  蜀汉地盘最小,丢了荆州后,只有一个益州。可能是觉得一个州太寒酸,在汉中置梁州,勉强算是两个州。虽然蜀汉还设有凉州牧,马超就吃过这个空心大饼,没什么实际意义。

  蜀汉要想重新占据战略主动,就必须夺回荆州,否则单线向曹魏进攻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刘备称帝后,不听人劝,倾国之兵,杀向东吴。东吴的将军们最善于放火,当年周瑜一把火烧跑了曹操,年轻后生陆逊也是一把火,请刘皇叔从哪来,回哪去吧。

  不过因为蜀汉和东吴要面对共同的敌人曹魏,所以双方拍完板砖后,很快就抱在一起称兄道弟。公元229年,蜀汉和东吴达成了瓜分曹魏的协议,日后灭魏之后,东吴划走豫州、青州、徐州、幽州,蜀汉卷走兖州、冀州、并州、凉州。至于司州,以函谷关为界,东属吴,西归蜀。实际上这纸协议一文不值,以当时曹魏的国力,要想灭曹魏,基本属于梦里中彩票,醒来空欢喜。

  曹魏地盘不但大,而且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东吴的面积虽然不算小,但因为当时的东南地区尚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东吴的核心地带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对东吴整体实力的提升暂时起不到多大作用。蜀汉的情况更糟,益州只有四川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长江以南地区是“蛮人”的天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蜀汉实际上只能指望盆地吃饭。

  夺取荆州失败后,蜀汉失去了由东线进入中原的通道,只能北越秦岭,直接和强大的魏国短兵相接。诸葛丞相空有满腔热血,但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老鼠啃大象,劳而无功。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遗恨千古。诸葛亮感动了历史,但却没有感动他的敌人。

相关人物:刘备 孙权 曹操 袁绍 诸葛亮 关羽 刘璋 司马炎 邓芝 司马昭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