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三国通传之衣带诏(一)

本文发表于2022-03-16 10:50:27 最后修改于2022-03-16 10:50:27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刘备在下邳之战后,跟随曹操回到许都。

三国通传之衣带诏(一)

  曹操对于这个皇室宗亲、前地方大员,表现得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经常与刘备同车出行、同桌吃酒。曹操还上表汉献帝,要求刘备在担任豫州牧的同时,出任帝国军队中的上将左将军。他手下的关羽、张飞等人,统统任命为中郎将。

  琴瑟和谐的表面之下,有着无法弥补裂痕的二人各怀胎。虽然曹操态度极尽热情,其实忌惮于刘备在地方上不低的影响力,他依然秉行着当初郭嘉秘密提出的宗旨:给刘备很高的地位,让天下诸侯们看到顺从我曹某人,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同时让刘备远离政坛、军队,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永远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种位高权虚,与软禁无异。

  一次两人“促膝长谈”之时,曹操好像终于失去了耐心,非常露骨的试探刘备:“我看,现在全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也不过你我二人罢了。袁绍那一类的货色,何足挂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向在曹操面前逢场作戏的刘备,被说中心事。心灵的剧烈动荡之下,他不自觉双手一抖,勺筷落地。电光火石之间,刘备看到曹操剑眉倒竖:“难道是天要绝我刘玄德?”

  老天似乎听到了刘玄德的召唤,一道晴天霹雳划过,刘备赶紧打圆场:“孔圣人说过,自己在遭遇雷电大风的时候,也会面如土色。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一声惊雷居然有如此大的威慑力。您刚才说什么?”

  曹操呵呵一笑,不再做声,只顾喝酒吃肉。

  逃过一劫的刘备,终于将曹操令人毛骨悚然的真面目,从画皮之下剥了出来:一个不循礼法,天不怕地不怕的霸王。刘备明确的看出,献帝的朝廷难以扶持,自己在曹操麾下一日,就离恢复大汉皇朝荣光的目标远一分。

  刘备不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南辕北辙中越陷越深,暗中把对曹操的看法告诉了关羽,并询问对策。关羽给刘备献上了一条玉石俱焚之计。关羽劝刘备干脆趁曹操出外打猎、跟部下离散的机会,袭杀曹操。刘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备深知此计一出,即便能杀死曹操,自己的性命也势必不保。

  刘备轻轻摇了摇头,如果自己还是当年那个二十出头、怒鞭督邮的愣头青,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也不失为一方良剂。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走过,刘备早就学会了如何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他自有张良之梯。

  刘备找到为自己李代桃僵的人选,就是刚刚从卫将军晋升为车骑将军的董承。

  董承本是董卓的族人,因为跟着牛辅在外,逃过了与董卓一同覆灭的命运。随后他跟随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把献帝居为奇货,在东迁过程中出力颇多。为了表彰董承的忠心,献帝特意将他的女儿封为贵人。

  董承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者,猜对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他发现在曹操的五指山下,自己翻不出什么筋斗云,欲壑难填的董承决定再赌一把。如果在曹袁决战的过程中,想办法除掉曹操,董承就可以一跃成为许都地区在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到时候凭借献帝这张皇牌,与袁绍谈判,就有

  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机会谋得更大的政治效益。

  于是,董承谎称发现了献帝藏在赐给自己的衣带里的密诏,诏中命令他伺机刺杀擅权的曹操。董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与自己近况相似的刘备。如果有刘备这个仅次于自己地位的左将军参与,谋杀曹操的成功率将大大提升。不过让董承失望的是,一番试探之后,刘备含糊其辞,不愿明确表态。

  董承趁兴而去,败兴而归,连刘备都不愿跟曹操翻脸,还谈什么取代曹操?不过董承远远没有绝望,从刘备的眼神里,他看到了不会安贫乐道、屈居人下的精芒,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果不其然,跟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如坐针毡,主动前往拜访董承。董承听闻刘备前来,心中一阵狂喜:刘备已经被自己拉上了贼船。董承一将刘备引入密室,刘备就单刀直入。刘备早就看出了董承的居心,表示愿意入伙,并要求董承想办法让自己回到徐州。刘备拍着胸脯向董承保证,只要自己一回到老巢,就能在曹操东境上搅个天翻地覆,给许都发动事变创造外部混乱。

  董承眉头一皱:“计策是好计策,可是您想要回到徐州,又谈何容易?曹操深不可测,怎么能轻易让您这样的前割据诸侯离开自己的控制,回到经营多时的根据地?只怕到头来弄巧成拙,坏了大事。”

  刘备心中暗叹,我要是有办法,还来找你做什么?不过他早已练就了喜怒不行于颜色的本事,没有把这种烦躁不安的情绪带出来,安慰董承的同时,也在自我安慰:“别急别急,情况总会有变化的。”

  很快,变化浮出水面。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