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曹魏的一个杂号将军如何让诸葛亮无可奈何

本文发表于2021-11-06 15:27:35 最后修改于2021-11-06 15:27:350人浏览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诸葛亮第二次上表(即所谓《后出师表》),慷慨陈词,决意兴兵伐魏。后主刘禅览表甚喜,即敕令诸葛亮出师。十二月,大军由散关径奔陈仓道,围陈仓城。“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曹魏的一个杂号将军如何让诸葛亮无可奈何

    守陈仓城者何人?竟让诸葛亮无可奈何。此人名郝昭(公元176—229年),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都,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河西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十余年,民夷畏服。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西平麹英反,杀临羌令、西都长,遣将军郝昭、鹿磐讨斩之。随后,郝昭被派驻陈仓。到陈仓后,郝昭筑起了陈仓城。

    这一次陈仓战役,诸葛亮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守城的郝昭虽然兵少,却坚韧不拔,抱必死之心抗拒到底。诸葛亮先后用了“一劝四攻”的战法,均被郝昭所破解。诸葛亮率众包围陈仓城以后,先是派郝昭的同乡靳祥在城外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回答说:“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靳祥拿这些话向诸葛亮报告,诸葛亮让靳祥再去说郝昭,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郝昭又严词拒绝,说:“前言已定。我识卿耳,箭不识也。”意思是我的态度已经表明了,用不着再说。我认识你,我的箭不认识你。这一招软的不行,诸葛亮又连用四招硬的攻城。一是以云梯强攻,哪知郝昭早有准备,令军士“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二是用冲车硬攻,郝昭又运石块凿眼,用绳连石,“压其冲车”,冲车皆被打折。三是“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井阑原指门口的横格栅门,引申为遮拦物及栊槛。就是在城外立起像井一样的高于城墙的栊槛,士兵上去向城里射箭,再用土填堑壕,直接攀进城里。郝昭则在城内又筑起一道城墙以拒之。四是“又为地突(即掘地道),欲踊出于城里。”郝昭却“于城内穿地横截之。”如此反复攻守二十余日,魏军救兵赶来,诸葛亮粮食也尽,只好退回。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明帝曹叡“诏嘉昭善守,赐爵列侯。及还,帝引见慰劳之,顾谓中书令孙资曰:‘卿乡里乃有尔曹快人,为将灼如此,朕复何忧乎?’仍欲大用之。”哪知郝昭命促,因病身亡,遗令戒其子凯曰:“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塚,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殓以时服。且人生有所处耳,死复何在耶?今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你看这个郝昭,生前对忠义看得很重,死时对自己却看得很轻,“东西南北”,葬哪都行。“殓以时服”,这也与曹操、曹丕父子关于薄葬的要求完全一致。

    以上引文均出自裴松之在《三国志·明帝纪》作注中引用的《魏略》,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中的相关描述也大致相同。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墨子·公输》里的一段故事: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班,劝阻他停止攻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械尽,子墨子守圉有余。陈仓之战,极似墨子与公输班的这次兵棋推演。冷兵器时代,攻守之间大致数招而已,像郝昭一样死守孤城,再加上巧妙应对,短时间内也难以分出胜负,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