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吴头楚尾的豫章郡

本文发表于2022-02-20 20:27:06 最后修改于2022-02-20 20:27:06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豫章郡,是汉高祖分庐江郡所置。到顺帝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后汉书)。辖地大致是今江西省。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吴头楚尾的豫章郡

  这个地方可能大伙都不熟悉,因为大家了解地域往往是依靠英雄人物,说道刘备,都能想到蜀地或者他的老家燕赵之地涿郡,说道荀彧,也能想到颍川,所谓人杰地灵。可是提起豫章,很少有人能说出几个有名人物,为什么呢?容我给大伙慢慢道来。

  先看看豫章的地理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到豫章郡三面都是山,南面则是大片丘陵,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区域,封闭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比如蜀地,就凭着三峡天险、秦岭大巴山的屏障成了一个盛产土皇帝的地方;坏处则是因为封闭,导致与其他地域关系不足,势单力薄。

  豫章郡显然是把坏处都显现出来了,它左右两边的江汉平原(楚地)和江东平原(吴地),都有不封闭的一边足以与中原相通,这使得它们可以选择向北扩展增强实力,豫章郡却因为大别山没有扩展余地,再加上鄱阳湖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豫章在面对楚地吴地时,只能选择依附于二者,楚强则附楚,吴强则附吴。这也就是为什么豫章被称为吴头楚尾的原因。春秋时吴国楚国敌对,豫章经常成为双方的战场,“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史记)这个舒城在哪呢?从下图可以看到庐江郡上面有个舒城,大致就是那里了。此战后吴军渗透进江北庐江郡一带,“四年,伐楚,取六与灊。”(史记)。六在六安县北,灊在今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吴国这时已基本拿下了庐江郡一带。

  然后就是豫章之战。“六年,楚使子常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罗贯中

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於豫章。”(史记)。此战之后豫章以东尽为吴所有。吴楚柏举之战后,“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括地志云:“饶州鄱阳县,春秋时为楚东境,秦为番县,属九江郡,汉为鄱阳县也。”楚恐,去郢,北徙都鄀”(史记),吴

  兵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国继续在豫章攻击楚国,在攻占了鄱阳一带后,基本上控制了大部分豫章地区,楚国迁都以避之。之后吴国北上争霸,盛极一时。

  可以说,豫章是吴楚争霸的天平,总是倒向更强的一方。

  之后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大封诸侯,把英布(可能是豫章最有名的人物了)封为九江王,封地大致就包括豫章郡和庐江郡,英布是很早就跟着项家混的人,项羽把他封在豫章无疑是信任他,让他帮忙看老家江东的门。可见项羽十分重视豫章之地对江东的屏障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华歆任豫章太守,小霸王平定江东,刘繇奔走豫章投靠华歆,孙策在用计灭掉庐江太守刘勋占据庐江郡后,劝降了华歆占据了豫章。

  吴地政权占据了豫章,楚地政权自然不乐意,于是就有黄祖支援刘勋,刘表从子刘磐沿修水骚扰艾县、西安。但是刘表到底只是个守成之君,不是孙策对手,在黄祖大败于孙策,刘磐被太史慈清出豫章后基本放弃了豫章郡的争夺,安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三国时楚地政权只有刘表和刘备,刘备是东吴盟友,且专心西向,后来又丢失长沙失去入赣的通道(渌袁走廊,见下图),因此豫章郡就平静了下来,成为吴国的腹心之地。

  注:本文中豫章郡取广义概念,并非指孙吴多次划分后的豫章郡。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