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成语故事 >

赴汤蹈火

本文发表于2022-06-21 21:59:54 最后修改于2022-06-21 21:59:540人浏览

赴汤蹈火的故事出自中国民间故事《荀子·论兵》:赴汤蹈火的意思,说是臣之道,仁之兵,王之志,君之贵,权之势利;你做什么,攻什么,夺什么,骗什么,都是诸侯的事。仁慈的士兵不会作弊。出轨者,怠慢者,在道者,不仁者,滑于君与臣之间。所以,骗杰不如骗姚。比如,你向一块石头扔鸡蛋,用手指把它搅起来;去了水火,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的故事

赴汤蹈火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表占领荆州,他的官吏韩松劝他投降曹操。刘表不同意,让韩松去许昌打探曹操的虚实,以便乘虚而入。韩松说,就算叫我跳进热水池,去熊熊烈火,我也绝不拒绝。


嵇康,本名夜叔,生于乔国泉(今安徽宿县西)。他和山居元(单涛)等七人游山玩水,被誉为“竹林七贤”。司马懿独裁后,嵇康不满意司马懿的统治,住在杨珊,而单菊园后来成为司马懿的官员。菊园收到了主人的一封信。他打开一看,是嵇康的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想读它。嵇康在信中列举了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贤,称其“志可信,不可夺”。


然后写道,他很佩服尚子平\太尉(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说他鄙视虚伪的礼教,公开反对法院的法律制度。与鸟和鹿相比,鹿很少被驯服和服从。大的如果被羁绊\束缚,就会狂躁,即使赴汤蹈火也不会在乎。即使用金钻头装饰,用山珍海味喂养,它依然怀念树林,向往草原,也就是说,如果司马家请他做官,他内心就会像野地里的麋鹿一样,“赴汤蹈火”。


他表达了不在司马氏政权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经常发表一些嘲笑国家大事和世俗世界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非常嫉妒。袁静三年(262),曾被嵇康嘲笑过的校尉钟会诬告嵇康言语放荡,诽谤朝廷。嵇康被司马昭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