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读三国: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

本文发表于2022-02-17 04:40:25 最后修改于2022-02-17 04:40:25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趁着我们现在还年轻,要用心挑一个好点的老板,然后全心投入。年纪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看三国中的人物,这些就都是通例了!

读三国: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

1?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为利跳槽难善终

谈《三国演义》,应该以人物的品德志节为中心。历来评论三国风云人物,大概都不会提及吕布,原因就在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品德很不好。

我们谈吕布,主要是现代人离三国时代非常久远。很不容易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现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现象。所以才以吕布为例,来说明跳槽的负面影响。

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后来又得到董卓的爱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驹,为什么搞得后人不愿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来他年轻的时候,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追随作战,建立了很多战功。和董卓对阵时,杀得董卓大败,引起董卓的惊奇和恐惧。于是由吕布的同乡李肃出面,劝说吕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阵营。李肃为什么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素知吕布有勇无谋,却又见利忘义。建议以赤兔良马,加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打算以这些厚利引诱吕布。这和今天的控股公司,以高职高薪,配以名车、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这两家公司,前者是老字号,一切合法;而后者则是不合法的仿制品工厂,当然不能够随便携带公司的秘方,为利而跳槽。

何况吕布为了获得董卓的重视,竟然把丁原杀死,提着丁原的首级前往请功。并且一见面就拜董卓为义父,更是令人觉得无耻之极。财关固然难过,也不致为财而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难怪后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马是名马,吕布应该想到董卓为什么舍得。他听从虎贲中郎将李肃的片面之言,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日久必成大业。也不想想卖主求荣,已经为人唾弃,居然杀主求荣,而且马上改变原本以董卓为叛贼的观念,拜董卓为义父,足见其完全不知道“义”是什么。

董卓要吕布,不过是为了废少帝改立陈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来也舍不得赤兔马,经不起李肃“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的劝告,才答应送给吕布。董卓舍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吕布为马杀主,是毁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败也赤兔。这一句话将来应在关羽身上,也是同样的状况。可见赤兔终竟是马,好坏全看骑马的人,不能把责任推在马身上。

吕布稍为改变一下,赤兔马照收,投董卓不干。将来骑着赤兔马斗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那样我们也是不会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评断一个人,不会就赤兔马这一个案来论定。我们大多采取综合的考量,从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来看这个人的品德修养,然后再行评论。关羽赤兔马照收,投曹操不干,骑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把他捧得天高。换成吕布,我们一定把他骂成贪取不义、光收礼不办事的小人,仍然是无耻之极。

吕布有才能而无品德,注定这一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会才会这么错乱。但是,我们长期观察,时至今日,相信这一句话的,仍然有很大的成功几率。以吕布为鉴,是我们的建议。

 

2?赵云刘备:为义跳槽择明主

赵云字子,常山郡真定县人。原本在袁绍军中,因见袁绍并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投向北平太守公孙瓒。当时袁绍的地盘和势力,都远比公孙瓒为大。公孙瓒颇不放心,竟然询问为什么弃大就小,前来归顺?弄得赵云相当不满。但是,他对军令从来不曾违误。每次出战,都是威风凛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十分英勇。

不久,刘备奉徐州牧陶谦之命,前来援助公孙瓒。在战争中结识赵云,彼此互相敬重,愈来愈投缘。

由于董卓假传天子旨意,要袁绍与公孙瓒和解。公孙瓒趁机表荐刘备为平原相,即日上任。刘备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双方都十分难过。赵云感叹说:“过去误认公孙瓒为英雄,现在才知道原来和袁绍一样。”刘备劝他暂时委屈,将来一定能够重新相聚的。

吕布跳槽,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赵云弃袁绍投公孙瓒,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相信大家非常明白,吕布为利跳槽,完全没有忠义的考虑,为大家所不齿。赵云则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选择自己愿意全心全力奉献的明主,当然是正确的。

然而,一辈子都在选择明主,也很不妥当。我们建议趁着年轻,要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纪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3?李儒被斩与蔡邕哭董卓:为坏人帮凶的下场

一个人做坏事,坏不到哪里去。有人帮凶,那就倍加厉害,使事态严重。李儒是董卓的谋士,由于足智多谋,给董卓出了很多坏主意,甚得董卓的赏识。董卓的所有动听借口,几乎都是李儒想出来的。吕布跟在旁边,当然十分明了。李儒劝董卓不必为貂蝉而失去吕布,这一段吕布并不知悉。吕布在受禅台前,刺杀董卓后,从怀中拿出诏书,大呼“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然而话刚说完,马上想起李儒。这其余不问,显然不包括李儒。这时候李儒的家奴,已经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下令斩首,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帮凶,大快人心。

蔡邕原本任职议郎,由于把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解释为妇女干政得罪了宦官曹节,这才辞官回归故里。后来董卓专权,又把他找回来。因为这种知遇之恩,听到董卓被刺,尸体弃于闹市,百姓经过那里,莫不手掷其头,足踏其尸。独有蔡邕一人,伏在尸体上大哭。王允骂他身为汉臣,反为贼而哭,岂有此理?蔡邕说自己颇知大义,不致背国而向董卓示好。只是一时想起往事,不觉哭了起来。大家为他求情,王允也不答应,一定要处死蔡邕。还说当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把他留下来乱写历史。看来他是害怕蔡邕记他一笔,才下此决心。蔡邕和王允,都是公私分不清楚,混淆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乱,以致因私害公,最后难免害自己。蔡邕若是不再复职,也不会遭受迫害。乱世不一定要出头,能隐即隐,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4?陈宫宁死不向曹操求情:有才能无机会者的遗憾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个性刚直,有见义勇为的性情。他原本想追随曹操,结果发现他假仁假义,立即离开。后来见吕布乃当世勇士,前往辅助。由于吕布有勇而无谋,又刚愎自用,对于陈宫的建议,经常不能接纳。

他原任公职,由于救曹操,违反了显秩序,不敢再回头。现在找上吕布,虽然配合得不是很好,却也不能像对曹操那样,掉头就走。可见一个人的机会有限,不应该一错再错,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袁绍助曹操攻吕布时,陈宫劝吕布投降刘备,如果他乘机脱离吕布,刘备也未必敢收留他,不得已只能陪着吕布,很不得志。袁术以娶媳妇为名,将吕布女儿当做人质,然后进贡刘备。吕布原先不肯答应,陈宫劝他趁各路诸侯尚未获得讯息之前,赶快送女儿成亲。陈登的父亲陈珪,提醒他这是袁术的诡计。吕布大惊,痛骂陈宫害我!陈宫认为徐州之祸,都由陈登父子而起,建议斩两人之头献袁术,吕布当然不肯接受。曹操斩掉吕布之后,徐晃把陈宫带来。曹操先问:“公台别来无恙?”陈宫说吕布虽然无谋,但不像曹操那样诡诈奸险。曹操问他足智多谋,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陈宫回说吕布不听话,有什么办法?自己走下楼,伸颈就刑。曹操告诉左右:送公台的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许怠慢。他既不回头,也不开口。有才能的人,若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不如安分守己,过平安的日子。偏偏曹操逃亡,逃到他的手中,杀,不好;不杀,落得自己无路可走。真难!

 

5?关羽屯土山约三事:不肯轻身违初盟

徐州战败,刘、关、张三人失散。刘备、张飞各自奔命。关羽武艺高超,却为了保护两位皇嫂,不得不接受张辽的劝说,提出三个条件:事汉不降曹;皇嫂食汉禄;一有刘备的下落,立即辞去。

张辽字文远,先后追随丁原、何进、董卓和吕布,28岁才归附曹操,任中郎将,是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杀吕布时,张辽也被绑缚在场。他不但不求饶,反而恶言侮辱曹操,幸亏关羽下跪求情,刘备也说好话,曹操这才亲自解缚,请张辽上坐。张辽深受感动,终于归曹。

有了这一段交情,张辽特来劝说关羽降曹,并列举关羽三罪:刘备生死不明,关羽战死,有违桃园盟誓;刘备以家眷相托,弃之不义;不思匡扶汉室,但求赴汤蹈火,不过匹夫之勇。关羽心动,才提出前面三种约定。

张辽对关羽的第三个条件,非常为难。不向曹操说明,便是不忠;若是直言相告,曹操必定不肯答应,非杀关羽不可,岂非对朋友不义?他公私分明,认为一定要据实报告,想不到曹操反而认为关羽的义气令人敬佩。曹操的心里很明白,杀关羽或者不接受这三个条件,都会招来不义的坏名声。不如暂时接受,表示自己的胸襟和度量非一般人所能比,然后将计就计,再做其他打算。关羽和曹操见面时,重提文远代禀三事,请曹操务必遵循。曹操也坦言,一定不失信,还大方地要关羽宽心,好好打听刘备的去处。“义”这个字,是任何人都不敢挑战的,哪怕是不义之人,也不敢轻易失义。

我们姑且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完全不理会张辽的劝说,无论如何要下山迎战,为忠义而死,结果呢?刘备和张飞也要接着战死,否则便违反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就算如此,实在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引起怀疑,是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而不顾一切。唯求自己获得忠义的名声,好像太自私了。关羽当然不可能向曹操投降,却也不应该完全不顾虑刘备、张飞的立场。何况情况不明,尚未绝望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土山约三事,对当时的关羽,实在是最为合理的处置。这令曹操哭笑不得,但又不能不装宽宏大量,表示愿意接受。曹操想尽办法,施厚恩以结其心。关羽只是礼貌性的反应,绝不动心。这是上天给曹操最好的讯息,如果能够借此自我反省,尽力改善,相信以曹操的实力,要做好乱世的治臣,应该并不困难。只要真心匡扶汉室,才德并重,不必终生劳累,便能够天下归心。

可惜曹操当局者迷,表面上赞叹关羽,实际上不明白关羽的重要性,不过觉得没有面子而已。他不知道凭关羽的忠义,就足以把他比下去。

幸亏曹操爱用权谋,给关羽保住性命的机会。人必然会死,只是死有可能重于泰山,也可能轻于鸿毛。关羽这一次不死,有他的关键性作用,对刘备日后对抗曹操带来很大的号召力量,对三国的第二阶段:诸葛亮下山,有奠定良好基础的功效。若是关羽战死,或归顺曹操,诸葛亮再有理想和能力,大概也不敢下山。很可能会终生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天下的情势,必然也随着改变。

 

6?关羽挂印封金过关斩将:来去分明大丈夫

袁绍无实力却有野心,不接受田丰的谏阻,一定要出兵讨伐曹操。关羽获悉,自愿担任前锋。曹操怕他立功,不表同意。袁绍的先锋大将颜良连斩二将。徐晃出战,也败回阵来。曹操不得已,差人去请关羽。他料想刘备必在袁绍军中,若关羽斩杀颜良,袁绍怀疑刘备,非杀他不可。刘备一死,关羽不就留下来了!

关羽果然神勇,手起一刀,便杀颜良于马下。袁绍获报,唤刀斧手推出刘备,便要问斩。幸亏河北名将文丑,愿为颜良报仇,并亲眼看看,是不是真的为关羽所杀。想不到与关羽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又被斩下马来。袁绍大怒,要斩刘备,刘备赶忙修书要关羽来归,才留下一命。书信尚未送去,那边关羽已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上书曹操,说明千里寻兄的坚定决心。

关羽将曹操表奏朝廷所封汉寿亭侯的印信,悬挂在堂上;累次所赠的金银,一一封置库中,美女十人,悉留在内室。于是,带着原跟从人,护送两位嫂嫂,由北门而出。

各关卡守将知道曹操敬重关羽,断无轻易让他离去的道理。因此揣摩上意,极力阻挡关羽离境。站在守关的立场,原属理所当然。关羽则遵守约定,立功再走。所以斩杀各将领,也毫不留情。过五关斩六将,他自叹“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的。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其实曹操心中十分矛盾,否则大可以人情做到底,给关羽一道通行证。不过那么一来,关羽所欠的人情太大,将来如何回报!

 

7?孔融和陈登与刘备未能共事:因缘聚会难测算

陈登字元龙,下邳人。他在陶谦处任职,却由于自视很高,看不起人。有时候客人来访,他不但不太说话,而且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小床。但他对刘备另眼相看,说他雄姿卓出,有雄才大略。刘备也十分赏识他,赞叹元龙的文武胆略,大概只有古人才有。两人既相知甚深,又共同以匡复汉室为志,竟然无缘合在一起。陈登不久归入曹操阵营,为广陵太守,诱攻吕布有功,又加封为伏波将军。39岁那一年,便亡故了。如果不是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说不定曹操会翻脸把他杀掉。

同样是气球,彼此的性质并不相同。陈登和刘备,属性相近。如果聚集在一起,应该能够密切地配合。陈登和曹操,毕竟属性不同,相处久了,难免生冲突。

孔融也是如此,他是正直的人士,怎么应付得了曹操这样富于权谋的人呢?直言不讳,终会害死自己。

陈登和孔融,都是北方的知名人士。在刘备刚刚创业的时候,他们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徐州,对刘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虽然刘备并没有获得徐州,却在世人的名目当中,已争取到州牧这样的隐形地位。后来他取荆州、领益州牧,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便是受到这一次礼让徐州的哄抬。陈登和孔融极力赞成,给大家很深的印象。可惜他们两人,都不明白隐秩序的推波助澜,以致失之交臂,和刘备人各一方,而不能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一起。刘备当时庙很小,大概不敢请这么大的菩萨。推崇之至,却不敢开口,也是刘备错失良机的主要原因。

 

8?孙策收降太史慈:知人善用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当孔融紧急向刘备要求合力帮助陶谦抗拒曹操时,曾自告奋勇对刘备说:我不是孔融的亲戚,也不是同乡,只是为了分灾共患的义务。孔融感谢太史慈,使他的高义更为著名。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乡。孙策向袁术借到兵马,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巧遇结拜兄弟周瑜,礼聘张昭与张纮,前来攻打刘繇。太史慈再度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但是刘繇看他年轻,不敢重用,引起太史慈的不满。适逢孙策来到、神亭。太史慈不顾一切,与孙策相斗,孙策刺着太史慈的马,取走太史慈项上的手戟,太史慈也取得孙策的头盔。接着两家骑兵前来应援,才各自回营。孙策欣赏太史慈的英勇,和周瑜商量活捉的计策。太史慈被捕,孙策立即亲自为他解缚,握着太史慈的手说:“如果神亭相斗,你擒得我,会怎样处置?”太史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邀

  扬汤校蝗缛バ;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罗贯中

他共同举事,他说先要把士卒聚合起来。两人约定次日中午相见。诸将不敢相信,孙策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绝对不会欺骗。太史慈果然如期回来,孙策大喜。大家对孙策的知人,非常敬佩。江东老百姓,都称他为“孙郎”,他遂以仁义之师,征服江南。

知人之明,是领导者十分重要的素养。孙策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所有的人。但是,像太史慈这样的高义之士,值得孙策用心和承担高度的风险性,因为太史慈今后对孙策的助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9?神算郭嘉不幸早死:投缘未必可长久

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郭嘉是曹操最欣赏的一位。初次见面,畅谈天下大事时,曹操便称其为建立大业的好帮手。他是荀彧的同乡,原本在袁绍处。由于袁绍好谋而不能决断,所以辞别袁绍,随曹操征服吕布,从此所献计策,都十分有效。曹操也言听计从,尤其是列举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充满浓厚的马屁味道,更令曹操心满意足。远征沙漠时,因为水土不服,郭嘉染病不起,于是留在易州养病。待曹操战胜单于,返回易州,郭嘉已死亡多日。曹操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郭嘉当时只有38岁,令曹操十分伤悲。后来赤壁之役,曹操惨败,还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认为倘若郭嘉在,不致有这样的惨败。弄得众多谋士,都默然自惭,不敢回话。

郭嘉追随曹操十八年,却中年夭折。这是继关羽无论曹操如何厚待坚持要离去之后,对曹操的重大警示。告诉他品德不修,贤士终将离去,就算是十分投缘,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也将不会放过,让郭嘉病死途中。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诸葛亮快下山了。如果郭嘉依然健在,而且神算无比,请问孔明会下山吗?下来和郭嘉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恶斗,有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周瑜,应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不服孔明,只好自己生气而死。

以关羽为核心的时期,即将转换为以孔明为重心的阶段。形势并不是人力完全可以控制的。尽人事以听天命,连孔子都这么想,曹操能不能如此,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10?刘表誓杀刘备的启示:不要介入老板家务事

刘表字景升,坐镇九州,兵强粮足,也是当时的汉室宗亲,说起来和刘备是亲戚。刘备兵败,接受孙乾的建议,来荆州投刘表,暂住新野,并产下一子,取名刘禅。刘表有二子,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成大事。次子刘琮为后妻蔡夫人所生,颇为聪明。刘表要废长立幼,又碍于礼法,乃请教刘备如何是好?刘备不知道蔡夫人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率直说出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并说蔡夫人娘家势大,可缓慢削灭,不可溺爱少子而乱了局。蔡夫人十分怨恨,与弟蔡瑁商议暗杀刘备。派人在宾馆壁上写反诗一首,然后向刘表禀报,说刘备有反叛的意思。刘表大怒,拔剑发誓必杀刘备这个不义之徒。不久冷静下来,寻思刘备从不作诗,可能是有人离间,要蔡瑁不可造次。刘备返回新野,十分后悔自己失言。这时蔡瑁派人来请,说是刘表要请吃饭。如果刘备不去,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由赵云率领三百军士,以资保护。到了宴会场所,发现刘表不在,由两位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员出迎,预先埋伏了军马,要对刘备不利。幸亏伊籍好意警告,刘备才得脱险。刘表对刘备再敬重,身旁的人不一定都秉持同样的态度。蔡夫人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蔡瑁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念头。谁叫刘备一时警觉性不够,介入人家的家务事呢?我们常说清官难继家务事,意思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内容各不相同。身为外人,根本弄不清楚,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免招祸患。

 

11?刘备投靠刘表反被排挤:不能齐家的老板必乱国

曹操评论当时的知名人士,指出袁绍色厉内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又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刘表虚名无实。他认为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和他同样是英雄人物。但是刘备东奔西走,始终不受重用。最后来到刘表的地盘,虽然受到很好的款待,却不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除了地缘的关系,简直是闲度时光,无所事事。但是,话说回来,很可能就是这样,才能够出乎意料之外地获得孔明。

说起来,孔明还是刘表的亲戚,不知道是孔明看不上他,还是他看不上孔明。反正两人的频率不接近,对面也不相识。或许隐秩序故意安排给刘备,也说不定。

的卢是一匹特殊的马,眼下有泪槽,额边还生有白点。会相马的人,说它会妨主。原来它的主人,在江夏战役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刘备见其雄骏,夸赞为千里马,把它送给刘表,有人劝刘表不可接受,乃退还给刘备。刘表要刘备留守新野,互相支援。刘备骑着的卢马,径往新野。伊籍告诉他刘表听说此马妨主,所以才退回来。怎么可以乘坐呢?刘备回答:“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深为折服。不久,伊籍又将蔡瑁要杀害刘备的阴谋告诉刘备。刘备回新野后,蔡瑁在壁上题一反诗,诬报为刘备所写。刘表大怒,伪装有事请刘备商议。刘备不敢不从,由赵云陪同前往。席间伊籍又来告急,要刘备赶快从西门逃走。刘备来不及通知赵云,飞身上的卢便加鞭速行。结果的卢马不但不妨主,反而创造了奇迹。

12   断头将军严颜:巴蜀永远的英雄
了解三国故事的都知道严将军是何等的忠义。在战败被俘后,严将军宁做断头将军,誓不投降。那么,严颜最后做了断头将军了没有? 很多人都相信他最后为张飞的义气所感召,投降了刘备。这实在是受了至少三分假的《三国演义》的影响之故。真实的历史似乎不一样,而严颜将军比他在演义中的形象还要高大。三国演义中写到刘备部将张飞入川,经过激战,终于擒获巴郡太守严颜将军。严颜见张飞的场景是这样的: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
  那些文字意思是,张飞义释了严颜,并很敬重他,“引为宾客”。但从这里看不出严颜投降了,更看不出他号召手下投降,所以张飞才需要“所过战克”。当然张飞对严将军的“引为宾客”,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变相的软禁。严颜并没有投降,他在成都被破的消息传到忠州后自己做了断头将军。我相信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或许觉得严将军不必如此。但在古代,真正的高士在无力回天时都会做类似的选择:或隐居,或自杀,自绝于人世。更何况严将军心中,有那断头将军巴曼子的忠义身影。巴曼子,这位春秋战国时代小国巴国的将军,为了平定巴国的内乱,请楚国出兵帮忙,答应事成后以三城相谢。事成后巴将军却不同意割让城池,因为巴国的人民不愿做楚国的奴隶。巴将军对来讨城的楚国使者说:“我有一个更贵重的东西,请你拿去酬谢楚王吧。”楚使带回去的,是巴将军的头。传说巴将军自己把头砍下,血喷三丈余高,而身子久久不倒。或说巴曼子有失信义。我却不以为然。谁能说巴将军的头不比三个城池更贵重?如果说巴将军有失信义,那也是舍小义而就大义。事实上,楚王并没有因此兴兵征伐巴国,他只是长叹一声:“如此忠臣,惜不忠于我。”然后以上卿之礼厚葬了他。巴将军就此成了巴蜀永远的英雄,严将军也义无反顾,追随了他。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