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文武双全:为你还原真实的三国名将张飞

本文发表于2022-02-15 05:20:13 最后修改于2022-02-15 05:20:13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关于蜀汉名将张飞之说,民间流传版本诸多,在《三国演义》里面,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 然

  出人头地建奇功

而让人惊讶的是,张飞其实是个能文能武的"儒将",其书画在当时很有名气,是三国时流行的"八分书体"的代表。他的知识,在三国蜀仅次于诸葛高而已
    怎么回事?历代在史书中描画的张飞的鲁莽形象有误吗?揭开事实真相,让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张飞。
      追根"探访"猛张飞是能文能武的美男子?
      在阆中汉桓侯祠前,有一根"丈八蛇矛"和一面"战鼓",相传,这是这里的镇祠之宝。在张飞庙里,张飞的形象却令人惊奇:一尊高达4.5米的张飞文身帝王塑像,张飞身穿黄袍、头戴皇冠、正襟危坐、文质彬彬,塑像前站着文臣齐、武将张苞,更衬托出张飞的威严。
      张飞文身帝王塑像最早塑于何年,现已无法考证。在人们印象中,张飞是一员目不识丁的武将。但在阆82飞庙中,张飞为什么当了"帝王"?
      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先澄分析,刘禅追谥张飞为"桓侯",民间一般老百姓是分不清王、侯的,并且在清代嘉庆年间,当地道台上书嘉庆皇帝,称颂张飞保境安民,嘉庆皇帝遂封张飞为"桓侯大帝",这可能是阆中百姓将张飞塑成帝王像的原因,但张飞"称帝"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人们眼中,张飞一定是勇猛的战将。实际上张飞的能耐不仅如此,《三国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能写诗,会画画。而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还是一位不错的书法家。《三国志》记载:当年张飞以少胜多,把曹操名将张郃打得大败。因胜利而喜悦,他当即便以石代纸,以丈八蛇矛作笔,在八濛山上书写了"立马铭"两行隶体大字,以示记功勉士兼羞曹军。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四川电视台经常出现的一则电视广告,威武勇猛的张飞挥舞手中的丈八长矛,高唱:"濛山酒,喝一口,精神抖,单枪匹马战张郃......"也唱出张飞当年战张郃的故事。据南宋时期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载:"八濛山,(渠)县东北七里,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其上,故名。"渠江环其三面,自北向东转南而去,上山一条小道,仅容一人一骑,南面是悬崖峭壁,山势险要。
      传说,张飞打败曹操手下名将张郃之后,洋洋自得,用丈八长矛在八濛山石壁上凿两行隶书:"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即后世传诵的"八濛摩崖",又叫"张飞立马铭"。
      那么,这块有史有记的张飞所书的"立马"石碑现在何处呢?如今在阆中市锦屏山碑林就有一块。
      至于张飞为何有"文气",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先澄说,历史上的张飞本身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猛张飞根本不是"莽张飞",他的书画在当时也很有名气,还是三国时流行的"八分书体"的代表。
      慈眉善目、没有胡须,张飞可能是美男
      要说张飞的长相,影视剧中形象实在和美搭不上半毫。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使一些专家学者对三国名将张飞的外貌,产生了新的看法。
      据说,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
      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三国演义》里,他对张飞的形象不惜笔墨大肆夸张,说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活脱脱就是另一个钟魁。而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更给张飞增加了一张黑脸,这完全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
      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后主刘禅。能够当上皇后,在讲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们的相貌至少应该算是不错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她们的父亲、张飞本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由于缺少正史的记载,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还是简阳张飞营山张飞,哪一个才是张飞真实的相貌?这是一个待解之谜。
      史料记载
      张飞喜好画美人、写草书

文武双全:为你还原真实的三国名将张飞


      多年前,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有位读者看了,去信问说:"张飞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长坂坡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人物,怎么也会是书法家呢?"对于这样的疑问,邓拓引了几本古书中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来佐证。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八濛山的故事,刘继兴认为,《蜀中名胜记》的作者是明代文献学家、曾任四川右参政的曹学,此人当时既有文化地位,又有政治地位,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清代人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引自《方舆纪要》上的话也说: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
      明代的《丹铅总录》中,也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严剑珮;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飞所书也",说明这个铭文是张飞所书。
      陆游青年时代曾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冲天之志,没想到早在三国时代就有张飞替他真正做到了。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
      在古代,书画往往不分家。张飞不仅书法作品甚佳,而且还很爱画画,尤其喜欢画美人。据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张飞的书法真迹尚有存世者,可惜的是张飞画的真迹却至今尚未发现,这也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物探"证实 张飞葬在阆中不应该有争议
      张飞墓大致轮廓完好
      一直有说法是张飞身葬阆中,头葬42,但是该说法是从何时提起的不得而知。四川省社科院三国文化研究专家沈伯俊教授说,根据史料记载,张飞在阆中呆了7年,被杀后,头颅被部下带至42,被42人所葬,但身体没有理由被带走。综合古代官员安葬制度等,张飞身被葬阆中不应该有争议。
      对于阆82飞墓安葬的是身躯,而重庆42县凤凰山上的张飞墓安葬的是其人头之说,阆中文管所长郑勇德表示认同,他还希望,两处张飞庙结为"秦晋之好",早日将张飞的头和身躯安放在一起,让张飞"身首合一"。张飞墓地历代备受重视,而现代物探技术证实张飞墓地除了两个"扰乱"点外,一切原貌尚存,充分证实了张飞墓完好无损。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