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

本文发表于2022-02-10 08:01:30 最后修改于2022-02-10 08:01:30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

  在准备了三年之后,公元235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走褒斜道出秦岭,在眉县与司懿率领的魏军摆开战场。由于司马懿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诸葛亮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中支持了一百多天,终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按生前安排,长史杨仪率大军回撤汉中,镇西大将军魏延率兵断后。途中虽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不曾遭魏军追击,但是杨仪与魏延长期抵牾发展到早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诸葛亮一死,魏延,命令魏延断后的临终遗嘱,彻底激恼他长期受到压制的愤懑,于是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率兵绕到杨仪主力的前边,终在汉中南郑北边虎头桥(今汉中市北关)一带发生了血肉纷飞的内讧。

  诸葛亮五次“北伐”,多次都因缺乏粮草而不战自退。惟这一次准备充分,储存了足够十万大军消耗几年的粮食,这是罄国罄民的大手笔,然而却全部留给了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有一场十分精彩的相互辩难。这是夷陵之战后,吴、蜀重新修好时,孙权送走蜀国使臣李恢后,又派张温去成都回访。诸葛亮鄙视张温以口舌之辩恃才傲物,特别召来益州饱学之士秦宓。交谈中,秦宓以所学知识为政治服务,有问必答,最终的落脚点是,西蜀政权是正统。张温数度辩难都处于下风,竟然拿出杀手锏:“日生于东乎?”想以此自然现象证明,东吴是正统政权。秦宓针锋相对地回答说:“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话的政治意义十分明白:虽然东吴有皇帝,但必然要为西蜀消灭。

  这故事是真实的,《三国志》中亦有记载,诸葛亮特地召来秦宓,就是要在打嘴仗中胜过对方。可惜的是,天人感应是儒家编造出来的政治话,自然现象同政治斗争并没有表里联系,徒作口舌之争,根本不能改变西蜀日渐没落直至灭亡的命运。诸葛亮主政期间,虽然明察到西蜀危急存亡的紧迫形势,然而却举止失措,不但未能挽大厦于将倾,反而加速了它的崩塌。命归五丈原时,他是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溘然而去的。

  诸葛亮一生自视甚高,青年时就自况管仲、乐毅,是出将入相的全才;南征孟获的胜利,似乎又检验了他的军事才干,鼓舞了他率领部队进攻曹魏的信心。在做了两年半准备之后,于公元228年春,率领十万军队开始了没有休止的五次“北伐”。

  中国人有一句格言:“事不过三”。按理说,三次“北伐”三次失败足以使诸葛亮幡然悔悟,然而并没有。不能说此时诸葛亮依然昏头胀脑,他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善后。如果不“北伐”,常驻汉中就没有理由,必须回成都。如果回去,然而京城的变数很多,防不胜防,自己是继续辅政不归还是由刘禅亲政?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难以避免他与刘禅之间的杯葛,权臣同皇帝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权力之争,表面的君臣称颂,难以化解权力争夺的勾心斗角;觊觎宰辅地位者大有人在,随时潜在着阴谋算计,当初那句“不效,则治臣之罪”的军令状,自然会成为遭受弹劾的口实,所以他不能回去。

  不回成都得有事可做,这就是“北伐”。所以三次“北伐”失败之后,又大度地追加一次,公元232年春,诸葛亮从勉县出发进行第四次“北伐”,可惜再一次失败了。对一个三军统帅来说,四次失败足以夺气,已经没有了继续“北伐”的勇气与毅力。然而如果不“北伐”,依然面临着返回成都的为难,所以还有第五次。

  仔细考查诸葛亮五次“北伐”的全过程,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其一,战略目标是凉州。夺取凉州是西蜀夺取益州后已经确定的目标,章武元年刘备成都称帝时,考虑到马超在陇右的社会基础,一投降过来,立即加封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当时的凉州尚为魏国控制,马

  卧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超的州牧一职仅是虚衔,要使空衔成为实职,还得马超出力掠取,这是刘备刺激马超的策略。当孙权索要荆州时,刘备回答说,需得凉州,当还荆州。后半句虽是推托之辞,前半句则是真的。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