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曹操曾口嚼鸡肋杀杨修吗

本文发表于2022-02-01 06:02:09 最后修改于2022-02-01 06:02:09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正月,曹操六十五岁了,就在曹仁攻屠宛城、阵斩侯音的同时,总督汉中的夏侯渊也被刘备砍走了脑袋。这下曹操不用在长安犹豫不决了,终于决断:大军兵出斜谷,进军汉中。

曹操曾口嚼鸡肋杀杨修吗

  三月,曹操亲自率军穿越了子午斜谷险道,其实无非是山路难走些罢了,汉中还控制在魏军手里,并没有什么遇敌伏击之险。这与日后诸葛亮不敢从此路出击长安还是大为不同的。

  憋了一肚子火的曹操来到了阳平关,所有魏军都感觉到了:这下够刘备受得了!几乎举国兵力来到了这汉中小地方,收拾大耳朵刘备还不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的事?

  可惜现在的刘备并不在瓮中,而是固守在汉中西、南部的各个险山头上,那时候没有什么远程大炮之类的兵器,想攻下个山头还就是不容易,人家就是从山顶滚下块石头蛋来,这攻山的就不知要断胳膊瘸腿多少人了。

  曹操大军渡过了沔水,刘备无动于衷;曹操大军兵临山下了,刘备还是像没发觉魏军驾到;曹操于山下摆开了阵势索战,刘备干脆蹲在山头上当起了阅兵的首长;出兵攻山?曹操还没有糊涂到拿士兵的血肉垫石块的地步,当然,真欲登山,遭遇的又何止是石块?

  实际上,刘备是沿定军山依山势西向,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曹操的魏军如果想穿越这道防线,不付出相当的代价是做不到的。问题在于,付出代价穿越过防线又能如何?军多辎重无法过山,战士们吃什么?兵少其实等于拿孩子去喂狼。

  早就较量过了:山地作战,大平原出来的魏军PK蜀军,相等兵力占劣势,那些如同山猴子般的小个子蜀兵不是大个头魏兵能单个对付的。

  面对刘备这种不战不和又不走的“无赖”战法,曹操怒火满腔!――可是还得自己消下去,两个字:无奈!

  现在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大军云集成了劳累自己;兵多反而多了自己的累赘!人需要吃粮,需要嚼料,粮草哪里来?汉中经曹操移民河洛,已经略见萧索,地方无储备,那就唯有指望遥远的关中组织长途运输,可是斜谷路狭,车马难行,路唯一条:初进汉中的秦岭山路!

  且不说那路也就勉强算作路,刘备的多支部队就驻扎在那边的险山头上,焉能热情护送曹操的运输大队顺利过山?想混口吃的,不经恶战是到不了嘴边的。

  这样就需要一支庞大的护粮部队了,问题在于:这些部队也需要吃饭!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不大好算清的账:护粮部队少了能多余下军粮到汉中,但危险极大,弄不好就等于给刘备来送军粮;护粮部队多了兴许不够运输大军自己嚼咕的,等于来回拉练折腾着玩!多少部队护粮最合适?这是连魏王曹操也说不好的数字。

  阿瞒出道时就预感到的:“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的预言,今天兑现了!

  曹操苦耗月余,战势无丝毫进展,碰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是给你死缠的“无赖”,神仙也没辙。

  曹操欲待退军,徒落天下笑柄;留部分部队固守汉中?那还不如不来增援呢;舍弃汉中?曹操更不甘,来这儿干吗了?费尽打下汉中来,就是为了送给这大耳朵?

  初夏凉夜,曹操于军帐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还是进退两难!起身温酒消夜,下酒菜乃是只清炖母鸡,曹操伸手撕下一块,不经意间却是鸡肋两条,嚼在口中,味尚鲜美,只是无肉无皮,下酒好肴,顶饥甭想,突有所动:这与眼下强争的汉中何其相似?

  曹操顺口游心,不觉默念:“鸡肋、鸡肋!”

  哪知正好值夜营官前来请示夜间军营口令,跪等多时,不见魏王示下,原来曹操心思信马游缰,根本就没有注意帐下跪了何人,禀报何事,犹自嘟囔:“鸡肋!鸡肋!”

  营官好不容易才算听到了魏王口谕:鸡肋?当然退下传达魏王新颁口令:鸡肋。

  鸡肋口令传达到了行军主薄杨耳中,杨立即吩咐属下收拾行装:咱们魏王要远行了!

  左右惊问:“主薄能预测魏王未颁军令?”

  杨修解释:“鸡肋这东西,弃之如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果可惜的话,不过惋惜一时,再嚼上面也没啥东西,我王以此物比喻汉中,可知魏王准备丢弃汉中回家了。”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借此由杀了这他早就嫉妒的智者杨修。其实并无此事,小说家演义而已,杨修是活蹦乱跳的随军回家,杀杨修是几个月后的事,与“鸡肋”无关。估计曹操也未必能立即知道杨修凭“鸡肋”断定退军之事,至于以后有没有人打小报告?那就不好说了,按国人的德行推断:大有可能!

  热衷于此道的“君子”们至今遍布您的左右!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