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试论《三国演义》中枭雄刘备的形象

本文发表于2022-01-18 03:01:26 最后修改于2022-01-18 03:01:26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试论《三国演义》中枭雄刘备的形象

  【内容摘要】:刘备,字玄德,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生于公元161年,逝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成立蜀汉,史称蜀汉昭烈帝。三国中枭雄刘备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支持者认为刘备是一个“忠义”、“仁厚”的长者,是一位真诚的英雄。反对者则认为刘备虚伪到无耻。近几年来,三国热的再次兴起,我再一次的品读《三国演义》,却发现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可称得上一世枭雄,但是能称得上仁义之君的唯有刘备一人而已。在刘备的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就是:在他身上充满“仁爱”、“忠义”;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他从不吝啬感情,善于感情投资。刘备的这些品质对于成就他的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题词】:刘备;仁义;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善于感情投资。

  【正文】: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悲剧人物。刘备出生卑微,论经济、背景无法与曹操、孙权相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长期的征战中,刘备不断地更换主人,先后依附于公孙赞、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

  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表等人,在别人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只是到了诸葛亮出山之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才逐渐创立了自己的霸业。他的霸业实际上更多的是诸葛亮的功劳。然而,我们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刘备原来先后依附的那些乱世英豪,除曹操外都没有创建霸业,及早的灭亡消失,而刘备这个早期无有寸土的乱世枭雄却成就了霸业。其中的缘由,的确耐人寻味。仔细阅读原作,我们就会发现罗贯中所给出的的原因,那就是在刘备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他成就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刘备是“仁义”的化身,在他身上充满着“仁爱”、“忠义”。

  《三国演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来证明封建思想政权的合法性和不可动摇性,以保障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长久统治。但当我们细品《三国演义》时,就会发现这种落后的思想并不在书中占主要地位。作者赞美刘备谴责曹操,其主要理由并不是因为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来“自扶汉室”,曹操作为异姓来“篡汉”,而是因为两者在道德观念和政治品质上的截然对立。刘备“仁爱”“忠义”,曹操则是残暴奸诈。在罗贯中眼中,像刘备这样的正人君子是应该成就霸业的。

  先说刘备的“仁”。刘备的“仁”首先体现在对百姓的“仁爱”上,即刘备所到之处,尽行仁政,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有充分描述的。刚出道的刘备因平“黄巾”有功,被授予安喜县尉,在此任上,他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三国演义》第二回,第8页)。在徐州陶谦死后,刘备因固辞徐州牧,“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第60页)到新野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又用“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189页)的歌谣来称赞刘备。最后入蜀中时“蜀中百姓同样扶老携幼,满路瞻望,焚香礼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所到之处广施仁政,刘备的仁政让他赢了民心。这也是刘备对百姓的“仁”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事实上,刘备对百姓的“仁爱”不仅表现在他广施仁政上;还表现在自己处于最困难、最危机的时刻,对广大百姓不离不弃。刘备的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对百姓充满了“仁爱”,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当曹操大军大举南下,矛头直指新野时,刘备自己没有急于逃命,却忙于“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男女老幼,原从者即于今日往樊城去。’”(《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3页)在逃往江陵的路上,“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日仅行十余里”(《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216页)。要知此时,曹操的铁骑已经在追击的路上,刘备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灭顶之灾。于是众将力劝刘备放弃百姓速逃,而刘备却表示:“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危机关头,能对百姓不离不弃,足见其“仁”心之深厚。刘备在危难关头对百姓不离不弃,也是其身上“仁”使然。他因此赢得了民心,同时也让士族们仰慕,连诸葛亮都由衷称赞刘备“真仁慈之主也”。这与曹操在徐州屠城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说刘备的“义”。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被描述为一个非常讲情义的人,他把“义”看得高于一切,当然“义”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刘备的“义”,首先表现在他不愿夺取朋友的基地,以至于让他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时机。在徐州,陶谦曾三次诚恳的提出让刘备领徐州牧。刘备却不愿夺取朋友之基业,因此力辞。最后在“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60页);关张也一再相劝,刘备才勉强接受。这是刘备心中的“义”使然吧!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荆州的问题上。早在隆中时,诸葛亮提出,让刘备占据荆州,以备将来争夺天下所用。而且,此时刘备也确实需要荆州。由于刘表、刘备同宗,以及在刘备流浪时被刘表收留的缘故。刘备心中的“义”让他两次拒绝刘表让荆州。《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的:第一次刘表提出“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206页)刘备当即予以拒绝。第二次当刘表病危时表示:“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后贤弟可自领荆州。”(《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1页)这次又被刘备拒绝。刘备拒绝刘表的同时,也失去了得到荆州的最佳时机,也由此带来很大的灾难。同样对益州刘璋问题上,刘备犯同性质的错误,结果失去庞统。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对朋友的“义”是多么的浓,正如他所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回,第210页)

  试论《三国演义》中枭雄刘备的形象

  【内容摘要】:刘备,字玄德,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生于公元161年,逝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成立蜀汉,史称蜀汉昭烈帝。三国中枭雄刘备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支持者认为刘备是一个“忠义”、“仁厚”的长者,是一位真诚的英雄。反对者则认为刘备虚伪到无耻。近几年来,三国热的再次兴起,我再一次的品读《三国演义》,却发现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可称得上一世枭雄,但是能称得上仁义之君的唯有刘备一人而已。在刘备的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就是:在他身上充满“仁爱”、“忠义”;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他从不吝啬感情,善于感情投资。刘备的这些品质对于成就他的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题词】:刘备;仁义;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善于感情投资。

  【正文】: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悲剧人物。刘备出生卑微,论经济、背景无法与曹操、孙权相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长期的征战中,刘备不断地更换主人,先后依附于公孙赞、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在别人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只是到了诸葛亮出山之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才逐渐创立了自己的霸业。他的霸业实际上更多的是诸葛亮的功劳。然而,我们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刘备原来先后依附的那些乱世英豪,除曹操外都没有创建霸业,及早的灭亡消失,而刘备这个早期无有寸土的乱世枭雄却成就了霸业。其中的缘由,的确耐人寻味。仔细阅读原作,我们就会发现罗贯中所给出的的原因,那就是在刘备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他成就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刘备是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仁义”的化身,在他身上充满着“仁爱”、“忠义”。

  《三国演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来证明封建思想政权的合法性和不可动摇性,以保障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长久统治。但当我们细品《三国演义》时,就会发现这种落后的思想并不在书中占主要地位。作者赞美刘备谴责曹操,其主要理由并不是因为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来“自扶汉室”,曹操作为异姓来“篡汉”,而是因为两者在道德观念和政治品质上的截然对立。刘备“仁爱”“忠义”,曹操则是残暴奸诈。在罗贯中眼中,像刘备这样的正人君子是应该成就霸业的。

  先说刘备的“仁”。刘备的“仁”首先体现在对百姓的“仁爱”上,即刘备所到之处,尽行仁政,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有充分描述的。刚出道的刘备因平“黄巾”有功,被授予安喜县尉,在此任上,他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三国演义》第二回,第8页)。在徐州陶谦死后,刘备因固辞徐州牧,“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第60页)到新野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又用“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189页)的歌谣来称赞刘备。最后入蜀中时“蜀中百姓同样扶老携幼,满路瞻望,焚香礼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所到之处广施仁政,刘备的仁政让他赢了民心。这也是刘备对百姓的“仁”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事实上,刘备对百姓的“仁爱”不仅表现在他广施仁政上;还表现在自己处于最困难、最危机的时刻,对广大百姓不离不弃。刘备的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对百姓充满了“仁爱”,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当曹操大军大举南下,矛头直指新野时,刘备自己没有急于逃命,却忙于“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男女老幼,原从者即于今日往樊城去。’”(《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3页)在逃往江陵的路上,“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日仅行十余里”(《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216页)。要知此时,曹操的铁骑已经在追击的路上,刘备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灭顶之灾。于是众将力劝刘备放弃百姓速逃,而刘备却表示:“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危机关头,能对百姓不离不弃,足见其“仁”心之深厚。刘备在危难关头对百姓不离不弃,也是其身上“仁”使然。他因此赢得了民心,同时也让士族们仰慕,连诸葛亮都由衷称赞刘备“真仁慈之主也”。这与曹操在徐州屠城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说刘备的“义”。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被描述为一个非常讲情义的人,他把“义”看得高于一切,当然“义”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刘备的“义”,首先表现在他不愿夺取朋友的基地,以至于让他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时机。在徐州,陶谦曾三次诚恳的提出让刘备领徐州牧。刘备却不愿夺取朋友之基业,因此力辞。最后在“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矣http://www.0790gd.cn!’”(《三国演义》第十二回,60页);关张也一再相劝,刘备才勉强接受。这是刘备心中的“义”使然吧!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荆州的问题上。早在隆中时,诸葛亮提出,让刘备占据荆州,以备将来争夺天下所用。而且,此时刘备也确实需要荆州。由于刘表、刘备同宗,以及在刘备流浪时被刘表收留的缘故。刘备心中的“义”让他两次拒绝刘表让荆州。《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的:第一次刘表提出“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206页)刘备当即予以拒绝。第二次当刘表病危时表示:“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后贤弟可自领荆州。”(《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211页)这次又被刘备拒绝。刘备拒绝刘表的同时,也失去了得到荆州的最佳时机,也由此带来很大的灾难。同样对益州刘璋问题上,刘备犯同性质的错误,结果失去庞统。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对朋友的“义”是多么的浓,正如他所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回,第210页)

  刘备的“义”还表现在与关张的兄弟情义上。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的情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直到今天也有人在模仿。在《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刘备重兄弟情义的是在关羽遇害以后。当刘备得知关羽丢失荆州,身首异处时,“大叫一声,昏绝于地”见到关兴“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对于张飞“因急兄仇”遇害,“先主哀痛至甚,饮食不进。”(《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从刘备的哀伤中可以看出他对关羽`、张飞的兄弟情深,刘备对失去兄弟的哀痛之情,也着实令人动容。处在悲痛之中的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的苦劝,也不顾国家的整体战略利益,立誓为关张报仇兴兵伐吴。在刘备看来:“不为兄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426页)在江山和“义”之间,刘备选择了“义”。这种义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突破传统的君臣关系,体现传统美德。所以刘备身上的“义”与曹操的“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不义相比,刘备更值得让人们称赞。

  所以我们说,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刻画为“仁义”的化身,他的“仁”赢得了民心;他的“义”赢得了臣心。虽然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二、刘备能够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不仅被塑造为“仁义”的化身,而且还被塑造成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楷模。当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每位英豪都在积极地寻访人才,积蓄力量,窥待时机。作为枭雄的刘备,更是创造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事实上,刘备求贤之心被激起是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在此以前,刘备不断颠簸于乱世,在不断更换主人中求得生存,文不过孙乾、糜竺,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比起曹操、袁绍、孙权、简直是不值一提。此时刘备求贤之心也并非十分强烈。刘备在跃过檀溪之后,遇到水镜先生,通过一番交谈,枭雄刘备如梦方形醒,认识到自己欲成就霸业,非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不可。一颗求贤之心从此被激发起来。

  枭雄毕竟是枭雄,刘备一旦觉醒,立即行动。首先他力请水镜先生出山却被拒绝,遇到徐庶,经过交谈认为他是贤才,就立即拜为军师。求贤之心可见一斑。然好景不长,曹操囚禁徐母,徐庶不得不奔赴营。此时刘备对徐庶是依依不舍可又有无可奈何,只能用“送了一程,又送一程”(《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193页)来表达对徐庶的依恋。刘备对贤才渴盼之心尽现无遗。

  最能说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事件是“三顾茅庐”。诸葛亮这个神秘的“卧”先生,这一个以前不见声名的人物,刘备也仅仅从水镜先生、徐庶、崔州平等人口中得知,他是一个有非常才干的大贤。至于是否如此,还尚未一试,刘备却宁愿一试,“决定放下皇族和长辈的架子,亲自去拜访那个比自己小了二十岁,又没有什么职务的年轻人。”(易中天《品三国全集》之《三顾茅庐》117页)刘备此举可谓出人意料,也尽显其求贤访能之诚心。而且刘备对隆中的访问是一访三次。要知道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意识里,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更何况刘备是大汉“皇叔”,诸葛亮则是无名村夫。然而刘备却做到了,而且有一次是在“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村似银妆”的恶劣天气去的。当第三次好不容易碰到诸葛亮在家时,他却“昼寝未醒”,刘备又耐心等待。诸葛亮终于为刘备的成心耐心打动,甘愿为其效劳一生。刘备一波三折访问又足见其求贤的耐心。刘备求贤的诚心和耐心又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虽然在庞统问题上,刘备虽犯错误于前,但认识到错误后“下阶请罪”立即拜庞统为副军师,求贤之心可鉴。

  我们说《三国演义》极力为人们刻画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枭雄形象,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刘备具有礼贤下士的优秀品质。

  再说刘备的用人之道。通读《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刘备是很会用人的,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拥有人才不一定就能成就霸业,比如袁绍,他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然而他却不能好好地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刚愎自用,迫害人才,囚禁田丰,锁菹授于军中,赶走许攸等。袁绍举动无益于自断手足,最终导致兵败身死。相反,刘备却是个知人善任的高手,他地用人恐怕连诸葛亮也在其下。他识人能识其忠知其才,然后量才而用。最能说名着一点的是对诸葛亮的使用。刘备深知诸葛亮是一个忠诚、具有不世之才的人。所以他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诸葛亮,任其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不象曹操、袁绍那样自己调兵遣将,让他人做参谋。在刘备这里,诸葛亮是名副其实的统帅,可以毫无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事实上,诸葛亮可谓不负刘备的重托,部署指挥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战役。刘备对诸葛亮的识和用,最难能可贵的是,刘备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把自己的孩子和军国大事全部委托给诸葛亮。要知道一个君王这样做,在任何时候都是危险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权臣篡权,江山异姓,这样的事例在三国时期就发生了很多。而刘备却这样做了。他深信诸葛亮的才干,更深信诸葛亮的忠心和诚心,。诸葛亮果不负刘备的重托,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对诸葛亮的识和用,可谓是用人的典范。

  刘备知人善用的另一个事例发生在马谡身上。在永安宫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448页)。刘备此话,我们可以解读为马谡其人可能理论水平高,实际能力低,可做高参,不可做主将。事实的确是这样,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错误地把马谡派去镇守街亭,要知道街亭的安危关乎全局。然而,马谡刚毕自用,拒绝建议,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把兵安扎在孤山之上。结果兵败危害全局,连诸葛亮本人也险些做了司马懿的阶下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刘备识人之深,识人之准。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