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解析

本文发表于2022-01-13 05:37:41 最后修改于2022-01-13 05:37:41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解析

  对于三国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了,但这里笔者要讲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延献的“子午谷奇谋”。话说蜀汉诸葛亮和魏延

  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

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应该就是在这里产生的,小说《三国演义》说魏延在长沙投降的时候,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不足为信,小说就是为了后来魏延在汉中叛变做铺垫,状诸葛之智而已。很多史学家批评诸葛亮,认为如果诸葛亮听从魏延之计,早就恢复中原、兴复汉室了,并且为魏延被诸葛亮谋害,深感不满,认为这是打击有功之臣。如果说“子午谷奇谋”有如此大的作用,能够一举平定雍凉,那到底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怎么回事呢?

  史书裴松之注的《魏略》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意思也就是说诸葛亮准备初次北伐,在汉中定计之时,魏延考虑到曹魏镇守长安的夏侯懋年少无谋略,提议让诸葛

  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罗贯中

亮带着部队依大路斜谷进军,而魏延由小路子午谷进军,可一举平定长安。其实,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魏延的计策都非常的好,话说曹操官渡之战、邓艾偷渡阴平都是以奇制胜,最终从全局上取得胜利,所以说魏延的军事才能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但是魏延想得也挺好,殊不知军事战场瞬息万变,如果魏延从子午谷进军而没有在短时间把长安攻下,魏军大军援救,魏延军必败,魏延自己不死也要被活捉,如此诸葛亮正面战场就没有了作用。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如此可见是先以正合,才能够以奇胜,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略有小胜,后与袁绍对垒,相持不下,但是曹操军中粮草将尽而准备撤军,忽然袁绍谋士许攸来降,从其计偷袭乌巢;邓艾偷渡阴平之时,汉中已经失守,钟会久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邓艾建议过阴平而下江油入成都,从这两个例子来看,都是先以正合,后以奇胜。但是笔者认为,曹操偷袭乌巢应该是稳操胜券,而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还是存在一定机遇的,当然邓艾的机遇看似偶然,其中也存在必然。首先,诸葛瞻采取军事行动不当,在邓艾取了江油之后,诸葛瞻派先头部队与邓艾作战,自己龟缩于绵竹城,而不是亲自出军占领险要,如果说退守绵竹挡住邓艾进入成都处于守势,那诸葛瞻也应该死守绵竹等待邓艾粮草用尽再与姜维首尾夹击,而不是率军迎战,当然后来邓艾在成都城下时,已经无力回天了,成都已无将可用了;其次,蜀汉的民心不稳,朝堂不固,吴国使者薛珝入蜀后回国呈报吴主曰:“蜀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如此可见蜀汉朝廷内外皆腐朽不堪。按说邓艾越阴平摩天岭时奇袭江油不克的话,邓艾必然无葬生之地,江油本是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建立的军事要塞,诸葛亮辅政时,对江油也是守备有加,然而江油却邓艾轻易所得,如此可见邓艾早已看透了蜀汉内部的腐败。所以偷袭乌巢、偷渡阴平虽然招险,但胜率非常大,那我们再从这两个例子来分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