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怎么评价袁绍?

本文发表于2021-10-16 16:43:08 最后修改于2021-10-16 16:43:080人浏览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开篇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词作者,明朝扬慎,《临江仙》)三国时期的袁绍,就是一位起而声名显赫、很快又兵败身亡的悲剧式人物。

怎么评价袁绍?

  一

  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好学有威重,为汉司徒。安子京为蜀郡太守,京弟敞为司空。京子汤为太尉。汤四子:长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将,并早卒。成弟逢,逢弟隗,皆为公。《魏书》说,“自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袁绍就是逢之庶子,袁术异母兄也。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开始,为大将军何进的侍御史,后任中军校尉,又升任司隶。

  《三国志》所记载的各色人物对袁绍的评价很多,而且又多在决定袁绍命运的官渡之战的初始阶段,几乎众口一词,无人看好这位头顶四世三公之光环、且又雄踞一方拥兵自重的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之地,拥兵十余万,意欲向南以争天下。此时的曹操,虽然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击败了吕布、袁术,占据了衮州、徐州、部分豫州和司隶,而兵力只有两万余人。当时,曹操“诸将以为不可敌”。而曹操却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意思是他的这些土地、粮食都是为我准备的。第二年春天,曹操准备东击刘备,这时候大家都怕袁绍乘虚来攻。曹操又判断:“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三国志·武帝纪》)这些是当时袁绍的唯一对手曹操对其所作的综合性评价。

  被《三国志》评价为有王佐之风、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也对袁绍了如指掌。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后,“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气得曹操“出入动静变于常。”众人以为是因为败于张绣,一问才知道是想讨袁绍,又苦于力所不敌。这个时候,荀彧对曹操说:“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刘邦、项羽)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即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荀彧用敌我双方对比分析的方法,说出了袁绍的四大短处、曹操的四大优势,最后还有一条即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不仅如此,荀彧对袁绍军中的具体情况也了然于胸。官渡之战前,孔融曾私下里问荀彧:“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荀彧回答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三国志·荀彧传》)这些后来都为荀彧所言中。

  最为曹操器重的郭嘉,开始曾慕名投奔袁绍,见了之后,大为失望,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离开袁绍,经荀彧推荐,给曹操当了谋士。与曹操共论天下事后,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高兴地说:“真吾主也。”(《三国志·郭嘉传》)据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注中《傅子》记载,郭嘉对曹操与袁绍作了十胜十败的详尽分析:“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罗贯中

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如此详尽的条分缕析,彻底地打消了曹操的畏敌顾虑。

  世上英雄所见略同。官渡之战曹袁两军相持不下,曹军粮尽,曹操一面写信征求荀彧的意见,一面问计于投降不久的贾诩。贾诩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三国志·贾诩传》)刘表死后劝刘表子刘琮投降曹操的王粲(càn)也曾说“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三国志·王粲传》)官渡之战进行时,很多人疑虑重重。操将李通在汝南,袁绍欲招之,李通部下都想投袁绍。李通说,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安定长史杨阜从许昌返回后,“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杨阜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三国志·杨阜传》)刘备在徐州时,曾想投袁绍,陈登劝阻说,“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孔融也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三国志,先主传》)

  罗列上述评价,则官渡之战胜负可知也,袁绍其人亦可见也。陈寿在《三国志·袁绍传》中说袁绍“

  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罗贯中

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绍有姿貌威容。”上述评价恰恰说明了袁绍不仅徒有其名,而且徒有其表。

  二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都占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胜起到重大作用,集中体现了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反观袁绍,内部不和,上下左右相疑,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失去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余人对袁绍十万之众,所以能以弱胜强,主要靠四个人出谋划策为曹操扭转困局。一是袁绍与曹操在白(今河南滑县境)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使曹军人心惶惶。此时刘晔献上霹雳车之策,大破袁军弓弩兵。二是曹操在黎阳与袁绍对峙时,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三国志·武帝纪》)此战击杀袁军大将颜良,使袁军锐气大挫。三是建安五年八月,两军于官渡再次相持,双方互有胜负,恰逢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掉袁绍粮草,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场局面。四是曹操军中无粮,写信与荀彧商议退兵,荀彧提醒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从而使曹操重树信心,恰又出现战机,遂有乌巢之胜。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